摘要:
通過試驗研究含初始損傷混凝土在硫酸鹽腐蝕和干濕循環共同作用下的性能,分析了不同初始損傷程度混凝土隨腐蝕時間的增加,其質量、超聲波傳播速度、強度、單軸壓縮應力應變曲線以及聲發射活動的變化,運用損傷力學對腐蝕損傷進行定量評價和參數擬合,基于聲發射特性建立含初始損傷混凝土的腐蝕受荷損傷模型并進一步分析其損傷演化過程,借助環境掃描電鏡與電子能譜技術觀測分析受硫酸鹽腐蝕作用初始損傷混凝土微結構的變化,揭示其損傷機理.試驗結果表明,隨著腐蝕時間的增加,不同初始損傷程度混凝土的質量、超聲波傳播速度和強度均呈先增大后減小,初始損傷程度增加會加速混凝土在腐蝕作用下物理力學性能的劣化,其影響存在閾值,分別以抗壓強度、超聲波速為損傷變量可以建立混凝土的腐蝕損傷劣化方程,并進一步得出不同損傷表達式間的函數關系;相同腐蝕時間下,初始損傷的增加使聲發射活動減弱且產生明顯的聲發射的時間滯后;初始損傷下,基于聲發射特性的混凝土損傷演化過程可分為初期壓密階段、損傷穩定演化階段和損傷加速發展階段3個階段;初始損傷的增加使混凝土內部腐蝕反應更為活躍,微裂紋網絡體系比無初始損傷狀態下更加發達,呈現龜裂狀延伸和擴展,進而改變了混凝土的宏觀物理力學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