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燒結礦的非均性, 發現了礦相結構的三種分布模式, 并對礦相結構的形成機理進行了闡述.首先, 基于燒結礦的手標本鑒定特征把某鋼廠燒結礦劃分成了三類.其次, 對礦相結構的鑒定發現, 第1類、第2類、第3類這三類燒結礦的礦相結構在空間上依次具有"均一狀、同心環狀、互嵌狀"三種分布模式.均一狀分布的礦相結構形成于溫度較高、還原性較強和混料均勻的穩定條件之中, 主要為交織熔蝕-熔蝕結構, 具有良好的冶金性能; 同心環狀分布的礦相結構從外部帶到內部帶依次為交織熔蝕結構、熔蝕結構和赤鐵礦粒狀結構, 多以獨立單元的形式出現, 其所在區域工藝條件的惡化并不會對燒結礦總體的結構和冶金性能造成太大影響; 交織熔蝕結構、赤鐵礦粒狀結構和鐵酸鈣聚集區交叉形成的互嵌狀礦相結構, 多形成于溫度較低、氣流不穩定和混料不均勻的條件之中, 易成片出現而導致燒結礦結構和冶金性能的惡化.最后, 冶金性能分析顯示, 第1、2類燒結礦各項冶金性能指標良好, 具有互嵌狀分布模式的第3類燒結礦由于礦相結構的不均勻, 冶金性能相對較差.結果表明, 這種基于礦相結構分布模式的研究方式, 有利于對礦相結構形成機理的闡述, 更助于對燒結原料、燒結氣氛等工藝條件的調控, 對燒結礦冶金性能的改善具有一定理論價值.